文|鱼头泡
编辑|小娄
2019年,当京东副总裁蔡磊在接到渐冻症诊断书时,他马上给老板刘强东打了一通电话。
而电话那头的回应只有四个字:"我知道了。"
当时他并不知道,这四个字将改变无数京东员工的命运,更不会想到,自己将用剩余的生命开启一场悲壮的科学攻坚之战。
一、从河南小镇到京东副总裁:一个寒门学神的逆袭
展开剩余92%1978年,蔡磊出生在河南商丘一个普通家庭。
蔡磊从小就展现了惊人的学习天赋,更是在高二那年就以优异成绩被中央财经大学破格录取。
大学期间,他也从未懈怠,同时攻读法学和会计学双学位,每天图书馆闭馆音乐成了他的作息铃声。
2003年加入京东后,蔡磊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业务能力。
当时电商行业面临税务合规难题,他带领团队连续熬夜180天,攻克了同行十个月未能解决的技术瓶颈,为京东赴美上市扫清关键障碍。
凭借卓越贡献,他一路晋升至京东集团副总裁,成为刘强东最倚重的业务骨干之一。
但就是这样的常年超负荷工作,也正在透支他的健康。
2018年底,蔡磊发现左臂肌肉出现不明跳动,起初以为是疲劳所致,毕竟上班久了身体总是会落下一些小毛病,但从事医药行业的妻子段睿敏锐察觉到异常。
在她坚持下,蔡磊前往医院检查,最终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(ALS),也就是俗称的"渐冻症"。
二、"我知道了"四个字背后的重量:刘强东的沉默与担当
确诊当天,蔡磊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在医院长廊坐了很久。
最终他拨通刘强东的电话:"东哥,我可能没法继续为京东奋斗了。"
听完病情解释后,刘强东沉默片刻说:"我会联系国外顶尖专家,费用不是问题。"
当蔡磊提到最放不下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时,电话那头传来简短的回应:"我知道了。"
这看似冷漠的四个字,在三个月后显露出它的真正分量,京东悄然出台新规:所有在职期间去世的员工,子女抚养费及教育费将由公司承担至22岁。
这条被称作"京东最温情的制度",正是因为那个电话。
"东哥从来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"蔡磊后来在传记中写道,"但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企业家的担当。"
在蔡磊后续的创业中,京东始终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参与着这场生命接力。
三、自己创业,为渐冻症患者拼出一条血路
确诊渐冻症其实无异于判处死刑,面对生存期仅2-5年的判决,蔡磊选择了一种最激烈的活法——投身渐冻症药物研发。
这个决定遭到身边所有的人强烈反对:"全球投入万亿美金都没突破,你这是在烧钱续命!"
但有一个人,却选择坚定的陪他走下去,那就是他的妻子段睿。
蔡磊主动提出离婚:"我不能拖累你和孩子。"
段睿红着眼睛反驳:"你想都不要想!如果这是场战争,我必须是你的战友。"
她辞去外企高管职务,全身心协助丈夫搭建科研平台,2019年,"破冰驿站"项目正式启动。
蔡磊利用商业积累的人脉,联合科学家建立全球最大的渐冻症科研数据平台。
截至目前,平台已收集超1.2万例患者数据,将药物研发效率提升10倍。
他像过去做电商项目一样,用Excel表量化管理每个研发节点,只是这次赌注是自己的生命。
四、身体持续冰封,意志仍在燃烧:2025年他仍在对抗
如今蔡磊的病情已进入晚期。
段睿最近谈起蔡磊的状况时,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心疼。
她说,蔡磊现在真的很不容易,身体一天比一天吃力,最让人难过的是,他已经完全说不出话了。
半年前还能勉强说几个字,现在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了。
他的手和胳膊早就不能动了,现在腿也站不起来,脖子也转不动,只能轻微地晃一晃。最近还开始控制不住地流口水,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少......
不过让人稍感安慰的是,蔡磊现在还能吃一些流食。
但医生已经建议接下来可能要做胃造瘘手术了。
这意味着以后他可能要靠机器来维持生命,这对一向要强的蔡磊来说,是个沉重的打击。
即便已经这样了,每天清晨,蔡磊仍用眼球操控设备召开视频会议,眨眼频率是常人的三倍——这是他表达激动的独特方式。
尽管身体被"封印"在轮椅上,他的大脑仍在高速运转。
"每次看到他还坚持用眼睛指挥工作,我就特别难受。"
段睿说这些的时候声音就哽咽了眼眶也已经红润了。
段睿表示,蔡磊从来不说放弃,就连现在这样了,还天天惦记着药物研发的进展。
确实,尽管身体被疾病困住,蔡磊的眼神依然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。
只是看着曾经那么雷厉风行的一个人,现在连最简单的动作都要依靠别人,任谁见了都会心疼。
近期他刚完成第五条药物管线的论证,并通过眼动仪主持了投资人会议。
团队研发的机电臂等辅助设备已进入临床,这些成果可能让病友实现基本生活自理。
"每次眨眼他都要用尽全身力气,"段睿含泪描述,"但当科研取得突破时,他的眼睛会像星星一样亮起来。"
这种超越肉体极限的坚持,让主治医生都感叹:"医学教科书无法解释这种生命强度。"
五、生命的意义:当活着成为一场远征
确诊六年,蔡磊早已突破渐冻症患者平均生存期。
他的著作《相信》成为现象级作品,版税全部投入科研。
他在书中写道:"我可能看不到解冻那天,但每推进一步,后来者就离希望更近一点。"
其实,蔡磊比谁都清楚,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。
结局早已写在命运的脚本里,可他依然选择拼尽全力地活着——不是为了延长自己的生命,而是想为身后千千万万可能遭遇渐冻症的人,推开一扇窗、点亮一盏灯。
有人不理解,说他生病后急着让团队直播带货,不过是想趁机捞一笔,给妻子段睿留下财富。
但真正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,事实恰恰相反。
那个直播间,人数常常稀稀疏疏,线下却要支撑一个团队的运转。
段睿不但没从中赚到什么钱,反而一直在往里贴。
她说过,所有直播获得的收入,都已悉数投入渐冻症科研,自己还不断垫钱维持。
这不是生意,更像是一场用行动写下的承诺。
至于外界给段睿贴的标签,什么“温婉”“坚韧”,她觉得那并不是完整的自己。
她做这些,不只是出于对蔡磊的爱,更有一份对生命的敬畏、对医学进步的期待。
她不是在扮演一个悲情角色,而是在做一件自己认定有意义的事——哪怕力量微弱,也要往黑暗里投进一束光。
2024年"破冰驿站"直播期间,蔡磊用眼动仪打出的最后一句话是:"生命不在于长度,在于燃烧的亮度。"
这句话当天登上热搜,引发超2亿次讨论,也引发大家的深思。
有网友留言:"他让我们重新思考——到底是谁在定义'绝症'?"
如今蔡磊团队已有4款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他依然每天工作16小时,就像他常对病友说的:"我们不是在与死亡赛跑,是在为生命开路。"
发布于:陕西省